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术探讨

  • 基于肺肾关系探讨肾主纳气的内涵

    邓雪梅;黄法;黄高;

    肾主纳气作为肾的生理功能之一常被直接运用,其实质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肺为“生气之主”,肾为“生气之根”。然少有从肺肾关系来解释肾为何能纳气之说。因此,本文从学术起源、气机、阴阳、五行、经络、中医治疗等方面来探讨肺肾关系与气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结合现代研究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来探究肾主纳气的内涵,为进一步理解肾主纳气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2期 v.46;No.218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肠道菌群的双向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董右青;沈俊希;李倩;李文;陈云志;陈帅;苏进;罗书曼;朱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以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疾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以COPD为主的肺部疾病中宿主的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正邪理论关于疾病进展与现代医学中肠道菌群失衡致病的观点相呼应,肠道菌群的失调代表着人体正虚邪实变化,不同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双向作用也会影响正邪平衡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医正邪理论联系现代医学观念讨论肠道菌群对COPD的作用影响,以期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支持,同时也为中西医防治COPD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24年02期 v.46;No.218 5-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态靶辨证”理论探讨枳实的应用

    李开楊;杨梅;黄敬;蔺晓源;刘杰民;石思;赵琦;

    “态靶辨证”汲取了中医学的“调态理论”,融合了药理研究成果以及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对中医传统理、法、方、药、量的一次全面创新。本文通过开展古籍文献调研和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应用经验,认为枳实的功效主要为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症靶为胸痹心痛、食积腹痛、便秘;标靶为2型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症;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情况,进行合理辨证、配伍使用。本文积极探索枳实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强调中药药理成果回归,实现“调态”与“打靶”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用药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2024年02期 v.46;No.21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经验介绍

  • 黄素英采用化瘀法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

    毕丽娟;黄素英;

    黄素英,上海市名中医,海派中医蔡氏妇科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她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认为本病形成的关键病机为瘀血阻滞冲任胞宫,临床辨证可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互结、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等证型。黄老师在辨证施治中始终紧扣“瘀血”这一病理特征,同时顺应女性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生理特点并结合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分期治疗。黄老师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分为经期、非经期两期进行治疗,经期以化瘀止痛或化瘀止崩治疗为主,非经期以化瘀消癥为主;有生育要求者则分为经后期、经前期、经期三期进行治疗。

    2024年02期 v.46;No.218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经验

    万磊;黄传兵;曹云祥;谌曦;汪元;刘健;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糖皮质激素亦是一把双刃剑,风湿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糖皮质激素具有类似中医“壮火”样副作用。刘健教授应用中医药理论辨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刘健教授认为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与中医脾肾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火之脏、五脏阴阳之根,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阴虚火旺、脾肾气阴两虚,甚至脾肾阴阳两虚。临床上通过培补脾土、温壮肾气可以起到激发脾肾之气的作用,逐步消除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从而达到取代外源性激素之目的。根据糖皮质激素易产生感染、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瘀点瘀斑等不良反应,刘师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02期 v.46;No.218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药物研究

  • 风湿定胶囊微生物限度适用性方法研究及检查结果分析

    黄婕;滕钰;薛咏兰;罗曼;周映佑;

    目的:建立风湿定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适用性方法,并对7家生产企业117批次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 1106和1107进行适用性方法试验及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和VITEK 2 compact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方法进行污染菌的鉴定。结果:采用稀释法(1:20,1 mL/皿)时,药物的抑菌活性可完全消除,计数回收率能达到0.5~2要求;沙门菌采用增加培养基体积法阳性对照菌能良好生长;大肠埃希菌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均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查。117批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32%样品需氧菌总数计数有菌生长,样品主要污染的微生物是芽孢杆菌。结论: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适用性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风湿定胶囊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污染微生物的结果分析,建议加强该品种的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2024年02期 v.46;No.218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临床观察

  •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观察

    罗绍泽;李忠礼;吴春;周世勇;杨芳;刘运权;艾飞;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联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单一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较对照组87.75%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直肠滴入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改善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4年02期 v.46;No.218 35-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疏肝和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谭芊任;肖政华;卢露星;崔峻松;李青;钟燕;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研究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教授运用疏肝和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疏肝和胃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一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胃动素(MTL)、P物质(SP)、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均可升高FD患者血清MTL、GAS、AChE、SP水平(P<0.01)。两组组间MTL、G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hE、S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CK水平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能改善症状总积分(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MTL、GAS、AChE、SP,下调血清CCK水平有关。

    2024年02期 v.46;No.21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理论与临床

  • 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肌无力的五个结合点

    况时祥;赵芝兰;李艳;赵琼;王强;

    本文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肌无力的五个结合点,即治疗方法的结合,治疗思想的结合,遏减不良反应,预防反复复发,护理领域的结合等,期望对提高本病临床防治水平有所裨益。

    2024年02期 v.46;No.21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统计分析

  • 《赤水玄珠》辨治痹证的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彭记棚;袁雪梅;宋云云;黄春霞;李丹;马武开;姚血明;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赤水玄珠》中辨治痹证的遣方用药特点及内在机制,为临床以痹证为代表的风湿免疫疾病的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赤水玄珠》中辨治痹证的临证医案,提取出相关方剂,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药物频次、组方规律等,获得核心药物组合。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靶点挖掘、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核心药物组合治疗痹证的作用机制。结果:(1)共纳入《赤水玄珠》中辨治痹证方药81个,涉及中药127味。综合药物频次、组方规律及聚类分析确定黄芪、当归、白芍、人参、防风为治疗痹证的核心药物组合。(2)治疗痹证的药物活性成分包括儿茶素、异欧前胡素、β-谷甾醇、豆甾醇和山柰酚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显示,度值较高的靶点基因包括IL-1β、PPARG、AKT1、IL-6以及TNF等。(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涉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从《赤水玄珠》中分析并总结出孙氏辨治痹证的核心药物组合,其治疗痹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通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损伤和改善骨破坏等作用。

    2024年02期 v.46;No.218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邵勇治疗偏头痛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分析

    陈锦秀;蔡静;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讨邵勇治疗偏头痛的用药经验及组方原则。方法:收集就诊于邵勇门诊的偏头痛患者病例,并将数据录入平台,导出结果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共纳入方剂498首,涉及122味药物,使用频次前5味药物依次是川芎、细辛、白芷、全蝎、甘草;药物归经使用频次最高是足厥阴肝经;功效分类中以解表类中药最多;“网络拓扑图”展示核心药物的组成为川芎、白芷、细辛、全蝎、葛根、甘草。结论:邵勇治疗偏头痛主要从风、瘀两个病理因素论治,临床善用风药及虫药。

    2024年02期 v.46;No.218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CiteSpace的“药物性肝损伤”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王宗艳;郑燕;刘如霞;李玉平;林昶;何莉华;陈云志;杨长福;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13年—2022年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以“药物性肝损伤”为主题,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作者、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突显等方法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1 609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145位,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多个核心研究团队;研究热点集中在药物致肝损伤发生机制。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相关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其机制研究层面不断深入、挖掘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遗传信息可能是以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2024年02期 v.46;No.218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献综述

  • 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苏清雅;张鑫;廖琪欣;程龙;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常伴随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逐年增高。使用常规降糖药多伴有不良反应,如二甲双胍会引起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寻找毒副作用小的“降糖”药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传统中医药治疗T2DM有独特优势,安全有效。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案例发现,葛根素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葛根素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丰富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以期推动降糖新药研发。

    2024年02期 v.46;No.218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针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苏伟;秦黎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DM)为代谢紊乱型疾病,2型糖尿病(T2DM)尤为常见,其高血糖症及并发症在全身范围内影响甚广。糖尿病并发症有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足、胃轻瘫、肥胖症等。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符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重要学术思想。针灸疗法辅助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临床运用颇多,疗效肯定且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2024年02期 v.46;No.21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教学研究

  • 基于深度学习中医药试题难度预测的研究

    刘洋;徐远坤;许和贵;秧荣昆;袁云飞;汪茂盛;

    本研究旨在解决中医药本科类考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预估考试难度的方式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善考试管理工作。通过预估考试难度,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老师课堂教学的反馈,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准确把控考试试卷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准确率高达92.6%,但是如何将该测试引入大学生学习过程,该测试又是如何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如何更好地衡量其预测权重密切相关。加之,学生人数对于预测结果也十分重要,受限于学生人数,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上不断收集学生测试数据,训练该卷积神经网络,提高其预测准确率。同时,不同专家对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也是衡量一份试卷难易程度的标准,可以结合不同的算法均衡这些差异,完善该技术的最终效果。本研究为医学类专业的考试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思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6;No.21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调查研究

  • 1568例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与调护——以贵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李邱诺;杨柯;杨春红;田菲;卢维维;张献文;

    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规律,为大学生体质调护提供参考。方法: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确定体质类型,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PSS 27.0,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九种体质占比分别为:平和质(37.05%)、阳虚质(15.62%)、阴虚质(14.03%)、气虚质(10.08%)、气郁质(9.57%)、痰湿质(7.65%)、血瘀质(3.19%)、特禀质(1.47%)、湿热质(1.34%)。本次调查中,不同性别之间,被调查者的体质分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6.69,P<0.01);不同年龄段,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13.00,P>0.05);不同年级之间,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0,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9,P>0.05)。结论:该校大学生偏颇体质占比为62.9%,占比较高,呈现显著性别特征,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调护教育。

    2024年02期 v.46;No.21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中医药文化

  • 中医药文化视域下的育人工作实践——以贵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王羿;李军;王彦;廖昌海;王玉;

    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贵州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坚持以文导人、以文化人,育人工作收获了可喜成果。本文从“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文化为要”三个方面探析中医药文化视阈下的育人工作实践与启示。

    2024年02期 v.46;No.21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其他

  • 数字健康技术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张沙沙;严璐;潘益洁;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益处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而传统心脏康复受时空阻碍,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率一直偏低。但随着数字健康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有效弥补传统心脏康复的局限性。本文将从心脏康复的益处、传统心脏康复转诊率较低的原因、数字健康技术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不足及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心脏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2期 v.46;No.218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医养结合背景下贵州省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发展建议

    曲婉莹;杜文章;曹峰;

    结合国内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快速发展趋势,分析老龄化社会对医养服务体系的影响及需求。融合贵州省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在现行医养结合模式基础上,提出完善政策与制度、建立保障体系支持,结合中医药特色优势及“互联网+”推广智慧康养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46;No.218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