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的中和体育原理(新的医学如何产生)

    陈立夫

    <正> 一、中国医药的渊源 我们追溯中国医药的渊源,不能离开内经和本草这两部书。本草相传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内经相传是从黄帝开始,二者都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当然后代还经过许多的增补,不过都是中国人讲得出来的祖先,一位代表医学家,一位代表药物学家,我们真可以说是医药学家的子孙,况且历史上人类一有新的发明,必定优先应用到治病救人、增进健康的方面去,因此无论是从中国文明的高度成就来看,或是从长远的医药历史溯源来看,中国的医学,应该是要走在世界的前端才对。 从伏羲作八卦推算起来,中华民族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八卦推演成为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位圣人的集体创作,可说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书,后世如老子和孔子之学,其主要原则都是根据易经来的。谈到中国医学,自然也不能离开易经。

    1992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0 ]
  • 温病误治一例

    孙思

    <正> 杨某某,男,12岁,学生,91年10月2日下午初诊,见全身起红色风团,体温40℃,呼吸20次/分,脉搏86次/分,诊为皮肤过敏,给地塞来松5mg口服,扑尔敏4mg肌肉注

    1992年0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浅析秩边穴的定位取穴与针刺深度

    冯胜军

    <正> 秩边穴位于人体躯干与下肢交接处的的背侧,且居脏腑气血输注于背部背腧之最下端,附于最长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排列边侧最下处,故名秩边。本穴不仅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更为突出的是它具有其他腧穴所不能替代的某些独特治疗作用。如腰腿痛、下肢痿痹、阳萎早泄、带下、月经不调、痔疮、阴痛、阴痒、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病证,疗效显著。秩边穴的定位取穴针刺深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然历代著述对此穴的定位取穴针剌深度诸说不一,兹结合个人体会浅述之:供同道验证。 考:秩边穴,《甲乙经》载“在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针灸大成》“在二十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取之,《铜人》针五分,《明堂》灸三壮,针三分”《图翼》《金鉴》皆云:“去脊中三寸半”;

    1992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谈谈《伤寒论》之法外有法(上)

    李培生,李家庚,王俊槐

    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论述《伤寒论》六经病篇所论之病脉征治,各有大法、源于本证,寓含于方,前后贯串,首尾相应,似分又合,方中有法,法外有法,运用自然,活泼玲珑。

    1992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关于深入研究中医药学与中国文化关系问题的浅见

    王筑民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大系统,中医药学就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医药学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发展,必然与中国文化的其他部份互相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文化心理、直至语言、文字,都包含着某种整体性(整合性)、模糊性、开放性、“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以及特有的创造精神,必然影响到中医药学。应从总体特点及“横”(不同的文化部份)和“纵”(历时性研究,其中,断代的研究是基础)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才能防止故步自封和弃置民族文化两种错误倾向。

    1992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8 ]
  • 桂枝茯苓丸治疗闭经20例报告

    彭慈荫

    <正> 原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妇人宿有症病,经闭3月以内,“而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现在除用治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痛经等病外,已扩大应用到内、外、儿、五官等科疾病,十分广泛。本方有活血调营,去淤生新之功,笔者用治闭经20例,年龄20~40岁,已婚、未婚各10例,停经最短2月,最长3年,服药1~3剂经来者8例,4~6剂经来者7例,无效者5例。 主方:桂枝、白芍、茯苓,丹皮、桃仁。常酌加郁金、菖蒲、橘络。

    1992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6 ]
  • 略论温病中的“肝肾同治”

    叶淑端

    精藏于肾,血舍于肝,精血肝肾关系密切,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本文认为温病后期每易耗伤肝肾之阴,肾阴耗损与虚风内动的形成有因果关系,病机之关键在于阴伤,故当以救阴为主,同治下焦肝肾病变。

    1992年02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计划生育四术后用方介绍

    姚明瑜

    <正> 湿热带下可用止带方合龙肝泻肝汤加减:蒲公英30克,舌蛇草20克,败酱草、土茯苓、延胡各15克,茵陈12克,车前子10克,山栀、泽泻、柴胡、丹皮、黄柏各9克,龙胆草、甘

    1992年0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倡导寒温统一的万友生

    万兰清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继承整理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1990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选出500名老中医作为第一批继承的对象。老中医的成才之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青年一代中医的成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刊决定抽出一定篇幅,选介第一批选为继承对象的老中医的传略,欢迎各地投稿,给我们以支持。要求文字简洁,能反映出老中医的主要经历和主要学术成就,并需请老中医本人过目,并请写明老中医本人及整理者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便联系。

    1992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朱丹溪学说继承和发扬者章真如

    郑翔 ,韩乐兵

    <正> 章真如,男,汉族。出生于1924年9月,原籍江西南昌。幼年失怗,祖父月樵公,为农村“土郎中”,颇有医名。章幼年时,乃祖曾教以长大后学医,不久乃祖病故。1938年日本侵略军铁蹄侵陷华东,家乡沦亡,章随老母、幼弟避难赣南,生活濒于危困之中。适逢当时江西名中医许寿仁先生避居吉安,因诊务忙,公开张榜招收学徒。章因忆乃祖有学医遗训,遂报名应试,幸被录取,从此踏上了歧黄之路,随师学习。白天协助诊务,晚间则焚膏继晷,刻苦读书。历三易寒暑,在许公指导下,学完了《内经知要》、《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珍珠囊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书。许公本安徽歙县人,为“新安学派”传人,对

    1992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 ]
  • 王聘贤先生医药杂话试释(四)

    徐元朝

    <正> 十九、深研学术 振兴国家 鄙人因患胃病,受国药再造之惠而习医。欲埋首攻研,期有所成,承乡先(贤)达姚重光先生,彭公武世伯及先师李之白先生等教诲,略谓吾黔自开化以来,无一研医有成之人,即有少数研究者,亦多外省游宦之辈。因数千年来,国家社会贱视医药,俗有“秀才学医,凤凰变鸡”之谚,或以为文人末路之举,今幸子因病研究,务须打破俗情,努力以求上进,不可一知半解,即半途而废。如清以前之文人学士,取得科名可以作官,即将书置之高阁。今之进文武学校或外国留学者,取得一纸文凭,可以入仕途,升官发财,亦将学问置诸脑后,须知学问与年俱进,毕生研究未易穷。古今凡一技一能之长,非偶然缴幸成功,务须具坚苦卓绝之心,百折不回之志,始克有济,万不可以为能治少数人之疾,即以为道在是,戒之戒之等语。鄙人终身铭志不忘。故稍有暇,

    1992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慎言育精汤治疗少精症67例疗效观察

    李积敏

    <正> 1983年7月以来,笔者采用慎言育精汤治疗男性少精症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67例由市级医院检查化验,其精子计数少于0.6亿/ml。其中32例计数少于0.2亿/ml,21例少于0.4亿/ml,14例少于0.6亿/ml。均为不孕,且临床伴有阳痿,早泄等症状。年龄在25~37岁之间。病程短者1年,长者9年。 治疗方法:慎言育精汤加减,基本方:枸杞、仙灵脾、菟丝子、熟地、茯苓各15克,补骨脂、紫河车、紫石英、桑椹各12克,肉苁蓉山萸肉、制首乌、萆(艹解)各10克,覆盆子、韭菜子、蛇床子、车前子各9克。水煎服。加减:肾阳虚加肉桂、附子、巴戟天、鹿茸等;肾阴虚加知母、黄柏、女贞子、五味子等;气血虚加黄芪、黄精、当归、鸡血藤等。

    1992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肖正安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泄泻92例临床观察

    钟柏松

    <正> 我院儿科教授肖正安从事医疗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学验俱深,他从肺论治小儿泄泻,经验独持,现将其从肺论治小儿泄泻92例患儿的临床病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的门诊病例,共92例,男性60例 女性32例,其中<1岁47例,1~3岁29例,3~7岁16例。均符合1985年杭州全国中医儿科病证诊断标准会议拟定的“小儿泄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10次,色黄多沫,鼻塞流涕或见有咳嗽,唇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或指纹浮紫。

    1992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3 ]
  • 健脾降肺调中汤治疗小儿便秘70例临床观察

    肖淑琴,梁燕,江琪

    采用健脾降肺调中汤为主治疗小儿便秘70例,30剂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59例占84.3%,有效7例,占10%,无效4例,占5.7%,总有效率94.3%。

    1992年02期 19-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9 ]
  • 儿童紫癜的中药对应治疗的选择——附70例小结

    禹正玲

    报告70例儿童紫癜,其中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症状性紫癜,临床分风热挟淤、湿热挟淤、血热夹淤、血虚挟淤、气虚夹淤5型治疗,结果:34例痊愈,占48.6%,35例好转,占50%,1例无效(自动出院),占1.4%,总有效率98.6%。本文对中药治疗的对应选择进行了详细讨论。

    1992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1 ]
  • 口疮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明虹

    <正> 笔者近年来以自拟口疮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疗效显著。 一、临床资料: 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7岁,病程10天至10年不等。 二、治疗方法: 口疮汤的组成:知母15g、黄柏9g、肉桂3g,小儿量酌减,水煎内服,一日三次,每日一剂。最短四剂可痊愈,最长服十剂可痊愈,服二剂疼痛可明显减轻。 三、治疗方法: 40例中,治愈30例,好转6例,无效4例 四、典型病例: 付某,男,7岁,本院职工小孩,患复发性口腔溃疡二年,再发5天,服西药维生素B

    1992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2 ]
  • 自拟急肾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56例对照观察

    朱朝元,李明

    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血之自拟急肾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56例,与在同期应用中医辨证随证加减用药对照治疗的44例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19.60天,临床治愈49例(占87.50%),显著好转7例(占12.52%),对照组平均住院24.50天,临床治愈26例(占59.09%),显著好转18例(占40.9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别非常显著(t=3.255,P<0.01)。尿蛋白转阴天数:治疗组平均8.09天,对照组12.67天,两组差别非者显著(t=2.920,P<0.01)。尿红细胞转阴天数:治疗组平均8.94天,对照组11.27天,两常差别显著(t=2.002,0.05>P>0.01)。

    1992年0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治验

    马建国

    <正> 高某,男,40岁。1988年3月23日诊。 20余天前,左胸背季肋部曾患带状疱疹。某院经聚肌胞。维生素B_1、B_(12)、病毒灵、去痛片肌注内服,外搽氧化锌洗剂等治疗后,疱疹消退。然至今上述部位如抹辣椒一样,阵发性剧烈疼痛难忍。查见患处肤略显暗红,触之灼热。口渴,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证属:余热毒邪未得清解,灼伤淤阻肌肤所发。治则:解毒清热,活血逐淤。方用:生地30克,板蓝根30克,紫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石膏10克,公英30克,银花30克,大黄10克,木通10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1992年0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四逆散加味治疗继发性不孕症30例临床观察

    施瑞兰

    用《伤寒论》方四逆散加味治疗继发性不孕症30例,10~15剂为1个疗程,用药2~3个疗程。结果:痊愈15例,(其中11例已怀孕),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6%。

    1992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3 ]
  • 自拟固表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外感咳嗽44例小结

    刘燮明

    以自拟固表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外感咳嗽44例,分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三型辨证加减,结果:29例治愈,占65.9%,显效9例,占20.5%;好转5例,占11.4%;无效1例,占2.3%,总有效率97.7%。

    1992年0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使用阿托品的体会

    胡雪竹

    <正>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的应用一定要遵循“观察—分析—调整”的方针,即“在观察中使用,在使用中观察”,以及“早期、足量、反复”的给药原则,既要注意阿托品用量不足,又要防止过量中毒。大剂量阿托品是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成功的关键。目前一般采用的阿托品量首剂:轻型1—3mg,中型4—8mg,重型9—12mg。试探性剂量:以中度中毒病人为例,按上述用量应为阿托品4—8mg,但可先用5mg一次静脉注射、然后观察3—5分钟,如瞳孔、颜面、心率躁动等情况无变化,可再静脉注射10mg,并在继续观察了3—5分钟,如上述指标变化不大,则继续注射15mg,再观察后,若出现瞳孔散大,心率加速,颜面潮红,轻度躁动等表

    1992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104例体弱儿资料分析

    陆淑玲,徐军,陈碧菱,朱卡丽

    通过对104例42天~12月体弱儿的资料分析发现,其发病率不低,占5.96%,其次为营养不良和营养性贫血,分别占39.42%。和26.92%,预防应从母孕期开始、加强营养评价和营养指导工作,大力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和疾病的防治是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关键。

    1992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中药内外合治不孕症初探

    许慧莉,龚励俐

    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和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不孕症24例,结果15例怀孕,6例症状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

    1992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9 ]
  • 异病同治举隅

    邓朝纲

    <正> 病例一 患者,曾某,男,37岁,农民。因胃部不适数月,经某院钡餐诊断为“胃下垂”。服西药月余而无效。于1982年1月16日就诊。证见脘腹胀满,下坠、嗳气,纳呆,大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辨证:病属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拟加味提升理气汤治之。药用:党参30克,炙升麻20克,小茴香15克,北黄芪60克,枳实18克,陈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即愈。追访至今未犯。 病例二: 彭某,女,23岁,农民。因生产时用力过度,致使子宫脱垂,已半年不收。于1982年4月12日就诊。给妇科检查为Ⅱ度子宫脱垂。诉小腹微胀。辨证:系产程过长,中气大耗所致。药用:党参30克,炙升麻20克,小茴香15克,北黄芪60克,枳壳15克,陈皮10克,益智仁15克。每日一剂,水煎,3次分服。嘱忌食生冷辛辣之品。药尽14剂,宫体全收。为巩固疗效,守原方再进10剂。

    199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中药湿热敷结合TDP治疗膝踝部软组织损伤——附71例疗效观察

    节晓光

    1985~1988年间用自拟方中药湿热敷结合TDP治疗膝踝部软组织损伤住院病人71例,76个治疗部位,均有效。其中良好48例,占63.1%,有效23例,占36.9%。此法价廉,简便易行,适应范围广,便于推广。

    1992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8 ]
  • 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2例

    安玉禄

    <正> 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2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在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在40至70岁之间,40至50岁居大多数,右手患病11例,左手患病1例。均为单侧发病。 二、治疗方法 1、取穴:令患者将患肢尽量曲肘,平放于桌面上,医者用拇指在肱骨外上髁的内侧缘,即肘横纹的延长线与肱骨内侧缘的交界处,切按“十字”作记为穴,前臂痛者加手三里穴。 2、操作:取穴处按常规消毒,医者押手拿酒精灯,刺手持“怀堂新九针”中的小号火针,令针尖及针身在火焰上烧灼通红,立刻对准穴位快速点刺,深度约0.8寸,连续5针。术后不作任何处理,10天后视病之好转情况决定是否再作治疗。如病未痊愈,可作第二、三次

    1992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9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1例报告

    李再红

    以自拟消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1例,均痊愈,服药20~30剂。

    1992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大活络丹治血淤痛经的截断功效

    蔡芬

    <正> 笔者近年曾治一中年妇女,右上肢拘挛麻木酸痛、两膝关节疼痛五年,阴雨天及受寒后加重。舌黯有紫斑,苔薄白,脉沉细,并有痛经史四年多。以其主诉辨证,乃风寒湿邪合而成痹,久而成淤。治宜散寒除湿,舒筋活络佐以行血化淤,遂投以大活络丹(苏州雷允上制药厂二号方)。嘱日服二粒,继服十天后右臂痛减,唯酸麻不除。考虑风寒湿淤血合而痹阻脉络,一时难以取效,仍投“大活络丹”以缓图之。治后症状渐渐缓解,并告之再次经来时已无腹痛,多年痛经霍然而愈。 此似属意外收获,然分析之亦不无道理。由于风寒湿客于血脉,日久淤血内结,舌紫斑可证。同时,气血亦凝滞于冲任、胞中,受碍而引起痛经。血淤寒湿在四肢躯干者宜散寒逐

    1992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阶梯疗法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陈飞南,康松泉,康萍

    分中西医结合阶梯系统疗法组、西医阶梯系统疗法组各22名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指标有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纵维蛋白原等。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优于西医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1992年02期 39-4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风池穴的临床应用

    路绍祖

    本文为我院针灸系主任路绍祖副教授为《单穴临床应用集锦》一书所写样稿,征得作者同意,在此先予刊载,以飨读者。该书由孙瑜、路绍祖等全国二十余所高等医药院校教师集体编纂,专门反映一个穴位治病经验近期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共十四章。精选临床常用腧穴近二百个,辑录当代医家应用一个穴位治病的成功经验二千余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师生,针灸爱好者,特别是临床喜欢应用一个穴位治病的医家的重要书籍,需要者,请汇款至宁夏医医学院中医系孙瑜(750004),每本定价7.00元(含邮资)。切记明您的详细地址及邮编。

    1992年02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通腑衍嗣汤治疗闭经性不孕症兼便秘

    庞保珍,赵焕云

    <正> 自拟方组成:肉苁蓉12克,何首乌、柏子仁、当归、炒杏仁、生地、地骨皮、丹皮各10克,川断15克,枳实6克,山楂25克,阿胶(烊

    1992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加味逍遥散治疗结核性腹膜炎

    夏先福

    <正> 加味逍遥散方出自《内科摘要》。具有舒肝健脾、和血调经、主治肝郁化火、肝脾血虚之证,系疗女科首要之方,笔者运用此方略有加减、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伴腹水症,颇收佳效,现举数例,请同道斧正。 例一 李某某,女,21岁,于90年元月诊。停经一年,症无异常,脏无他病。时逢数九寒天,寒邪束肺,恶寒无汗而咳、医以宣肺达表,治症悉平。其后,乏力,不欲食,不寐,便燥尿黄,日趋肌瘦、潮热盗汗、腹部满闷,去达县专区医院超声波查以畸胎瘤欲行切开术,病者拒绝。更医以破血逐淤、数剂无效,恶化乃求,余以结核性腹膜炎拟治,历时半年,病告痊愈,血常规检验:血色素7.5g白细胞总数12.5%其中中性分叶65%淋巴35%,粪检无异常,

    1992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温肾敛涩法治疗妇科重症的临床经验

    王忠民,刘茜

    <正> 肾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本源。肾阳及肾气与女子经、带、胎、产休戚相关。肾阳虚及肾气虚可导致妇科重病发生。肾主蛰藏,虚则失固为其病理特点。温补肾阳肾气,佐以固涩敛涩可标本兼顾,治疗病机如斯之妇科重症,异病同施,沉疴可获速效。 一、宫冷不孕 肾寄命门之火,温煦脏腑,为周身功能之原始动力。若脾胃损伤,或脏腑失谐,或欠病顽疾,或早婚多孕,房劳过度,或堕胎流产过频,每易耗伤肾气,肾阳,影响孕育功能。宫冷带多不孕,仅泥调经之举,往往精卵难合。《类证治裁》:带下“滑泄不止,腰膝酸软,

    1992年02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5 ]
  •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周俊兵

    <正>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心下痞”以“热”为主要病机,但由于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和人体正气盛衰等差异,而有兼寒兼虚兼实的不同,在治疗上多以清、和为主,根据兼证配以温、补、泻诸法。或苦辛相合,或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五泻心汤方,药仅十味,由于其组方严密,标本兼顾,虚实兼施,配伍灵巧,随证施治,疗效显著。 1、大黄黄连泻心汤——火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本方主治邪热内陷心下所致的热痞。《伤寒论》对此证的描述比较简单,只提了一脉一证。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候中焦;“浮”在此泛指阳脉,关上见阳脉,反映了中州有火热之邪。一证,指“心下痞,按之濡”。即心下虽然痞塞,按之却柔软不痛。此非实邪结聚,乃胃气壅滞之故。如把一证一脉联系起来分析,不难看出有

    1992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旋复代赭汤的临床应用

    周亮

    <正> 旋复代赭汤系仲景方,为治疗伤寒汗、吐下后,表解,胃虚痰阻,噫气不除之证而设,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功用。方以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除噫;代赭石质重镇逆、坠痰止呕,共为君药。生姜、半夏和胃化饮、降气祛痰,助君药之用。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补虚,振复中气。笔者扩大其应用范围。以此方稍事加减,治疗多种病证,每收佳效。现举治例五则,以资佐证。 一、呕吐 陈某某、男、62岁,退休职员。初诊:一九九○年四月十五日。 脘痛有年,近两周来,食后呕吐清水粘液甚时偶杂少许饭食。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后壁溃疡A2期,伴慢性浅表性胃炎。曾予甘温香燥之剂,未能止其发作。后邀余治,视其形体消瘦。自诉脘腹作胀,纳谷欠香,大便日行两

    1992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饮雪上一枝蒿药酒中毒一例

    李中平

    <正> 陈某某、男、62岁,干部,1991年5月4日入院。住院号915074。患者轻信他人惑言,饮雪上一枝蒿药酒半两治风湿病(药酒为白酒一斤、一枝蒿二两泡制),当即出现头昏胸闷,口舌发麻,返家休息,继则呕吐恶心、全身麻木,头痛,心悸气促,大汗淋漓。4小时后家人送至本院急诊科抢救。见呼吸急促(32次/分),躁动不安,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听诊心音较弱,心率62次/分,心律不齐,血压%KPa,心电图:混乱心律(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频发多源性室早;频发交界性早搏。立即给予纠正心律不齐之利多卡因静注,每20分钟肌注阿托品一次以拮抗乌头碱样中毒,持续上氧。经2小时抢救治疗(其间曾出现短暂房颤3次,抽搐

    1992年0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足疗法儿科应用概况

    胡献国

    <正> 足疗法,是指通过足部的治疗作用,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 据考证,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药足浴的记载,这是足疗法的开始,后世如吴师机等人,对足疗法多有发挥,并创立了“涌泉膏”,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至近代,足疗法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治疗疾病达数十种,遍及临床各科,尤其对小儿科疾病,独具效验,可免除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有利发挥治疗作用。现就儿科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1992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中药降脂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孙学蕙,李守兰,刘光海

    <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死亡率亦高。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降低过高的血清脂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寻找有效的降血脂药物是当前中草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经验方降脂丸(西南獐牙菜、山楂、玉竹、麦芽等)治疗高脂血症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观察降脂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肝脏内脂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预防作用,同时进行拆方研究,以探讨复方与单味药作用的关系。

    1992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4 ]
  • 红花八角醇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曾万玲,宋杰云,岑燕飞,方玉珍,曲丽莎,李淑贞

    药理实验证明红花八角(Illicium duuniaum ID)醇提液具有较好的镇痛。解痉及抗炎作用。为探讨对免疫功能有何影响,通过将正常小鼠注射环磷酰胺或氢化考的松造成免疫低下模型,进行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外周血a—醋酸萘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计数以及抗体形成细胞试验(PFC),观察红花八角醇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能部分或完全对抗免疫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对机体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保护和调节作用。

    1992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石蒲清喉消炎散水煎剂的药理研究

    赵加泉,隋艳华,崔世奎,孙学惠

    对石蒲清喉消炎散初步的药效学探讨,证明该方剂的水煎液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镇静、解热作用、且毒性低。

    1992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