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术探讨

  • 《黄帝内经》“喜”“怒”理论内涵与致病规律探讨

    李宏英;马淬兰;陈蕾蕾;

    《黄帝内经》中以“喜怒”合而用之代指七情,分而用之属五志之一;二者作为精神类疾病的常见诱因,易损及气血,影响脏腑功能,诱发多种疾病。本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喜”“怒”相关内容,总结“喜”“怒”在《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内涵;分析“喜”“怒”对气机的影响;梳理“喜”与心、膻中、肺的关系及“怒”与肝、胆、心、肾的关系;分析“喜怒”所诱发的狂证、不寐、血证等疾病;这将为现代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2025年05期 v.47;No.22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理论与临床

  •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述评

    高大军;袁荣荣;吴建民;

    海桐皮汤出自《医宗金鉴》,具有祛湿热、通经脉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海桐皮汤熏洗可减缓软骨细胞的凋亡,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延缓其病程进展。本文通过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海桐皮汤的组方特点、作用机制及该方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海桐皮汤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2025年05期 v.47;No.22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高尿酸血症-痛风”一体化中医辨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马健辉;刘正奇;黄聪;马武开;曹跃朋;刘永听;宋珊;吴媛媛;

    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当代学者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多分而论之,缺少连贯统一的病机认识。本文针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治疗中存在的核心关键问题,创新性将中医“浊瘀”与苗医“火毒”结合,提出统一的“高尿酸血症-痛风”中医病机理论,并构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一体化辨治体系,为中医诊疗两种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5年05期 v.47;No.22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清阳实四肢”理论探讨艾灸治疗产后风湿病

    王振;冯匡迪;廖星雨;冯全管;任妮娜;高元元;王勇;马武开;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清阳实四肢”理论,探讨其与产后风湿病的发病关系,提出“清阳不达为本,邪浊阻滞为标”的核心病机观,确立“生发清阳,祛邪通络”的治疗原则,并从肝、心、脾、肾四个角度阐述清阳生发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强调“清阳实四肢”理论应贯穿产后风湿病治疗的全过程,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辨治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指导。

    2025年05期 v.47;No.22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临床观察

  • 清热通窍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 治疗儿童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陈娜;许欢;卢以红;罗文娟;杨见辉;杨洋;陈竹;

    目的 探讨清热通窍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对儿童急性鼻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予清热通窍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共治疗1 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鼻分泌物炎症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水平;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χ~2=5.74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6.00%(8/50)(χ~2=4.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鼻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儿的咳嗽、鼻塞、流鼻涕以及首次用药后鼻塞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10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EOS分级平均值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鼻炎患儿,清热通窍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可直接缓解患儿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灼热症状,清热通窍汤可清肺中之伏热达到通窍止涕的目的,从根本上治疗急性鼻炎患儿,二者联用可更有效地促进患儿康复,避免疾病复发。

    2025年05期 v.47;No.22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经验介绍

  • 张燕平“肺脾同治”论治“子嗽”

    赵芳芳;杨荣刚;罗莹;姚期;秦源;熊宇;

    妊娠咳嗽(子嗽),是妊娠期合并咳嗽的临床常见病症,如不能短期内得到改善,可能导致阴道出血或者引发先兆流产。本文系统总结张燕平从“肺脾同治”角度治疗妊娠咳嗽的临证经验。张燕平认为肺脾气虚是发生妊娠咳嗽的主要原因,临证将补肺健脾作为核心治法贯穿诊疗全程,在治疗上需充分辨析患者的病因病机,谨遵“三因制宜”,根据临证具体情况,灵活加减用药,达到“扶正、祛邪、止咳、安胎”并举。

    2025年05期 v.47;No.22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王玉林论治带下病经验

    宋娟;王叶;徐杰;姚芳;曾钰珊;王玉林;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伴或不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该病易反复、缠绵难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深受历代医家重视。王玉林认为带下病的主要病机以湿为标,其本在脏腑,以脾虚、肾亏、肝郁为主。临证以五色辨带,运用“三病一体”理论辨析病位之脏腑、病势之轻重缓急、病性之寒热虚实,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尤其注重调整中焦气机,善于运用苗医理论分析病证,加用苗药增强疗效。本文通过对王玉林治疗带下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带下病的辨证论治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5期 v.47;No.22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实验报告

  • 雷公藤红素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

    钟靓;张永萍;郑维莉;徐剑;郭玲;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 CLT)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CLT处理组;采用DAPI染色法定性评价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探究HHUA细胞运动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DAPI染色实验显示,0.2(低)、0.4(中)、0.8(高) mg/mL浓度CLT处理HHUA细胞36 h后,细胞增殖抑制明显,随着CLT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变化趋势越明显;划痕实验结果,低、中、高浓度CLT处理后伤痕愈合率分别为(40.0±3.1)%,(27.6±2.9)%和(16.8±2.0)%;Transwell实验表明,低、中、高浓度CLT处理后HHUA细胞迁移数量分别降低52%、60%和75%,细胞侵袭数量分别降低约25%、46%和63%;三者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LT可明显诱导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凋亡,并可抑制其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临床干预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潜在药物。

    2025年05期 v.47;No.227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药物研究

  • 中药陈皮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航;朱胜金;吴小梅;赵一鸣;李开楊;赵琦;杨梅;

    陈皮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在治疗脾胃气滞、湿阻中焦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脘腹胀满、嗳气、呕吐、泄泻)及湿痰、寒痰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应用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为进一步理清陈皮的临床定位及精确指导其临床应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与量效规律;本文总结其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症靶为脾胃气滞、咳嗽,标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促胃肠动力、抗菌、调脂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用。陈皮临床用量为3~30 g,常用剂量为10~15 g,内服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证型、症状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陈皮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5年05期 v.47;No.22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菊科厚喙菊属植物刚毛厚喙菊在贵州省的新分布记录

    徐家菊;魏升华;瞿平忠;王泽欢;

    目的 对厚喙菊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及刚毛厚喙菊在贵州省的新分布记录进行报道。方法 通过查阅Flora of China及相关文献等了解我国厚喙菊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利用软件QGIS v3.36.2对其分布点进行绘制;对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老黑山所采集到的厚喙菊属植物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厚喙菊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藏—喜马拉雅—横断山区;老黑山所采集到的厚喙菊属植物经鉴定应为刚毛厚喙菊Dubyaea blinii(H. Léveillé) N. Kilian,Flora of China记载该种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和四川省西部,这是其首次在贵州省境内的分布记录,同时也是厚喙菊属在贵州境内的首次记录。结论 此次报道不仅将厚喙菊属植物的分布区向东扩展到了贵州省,还完善了刚毛厚喙菊的地理分布信息,丰富了贵州省内的物种多样性。

    2025年05期 v.47;No.22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3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高粱泡叶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黄柳;吴静澜;田孟斌;韦美燕;聂琴;

    目的 优化高粱泡叶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 以Folin-Ciocalteu比色法为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选用响应面法优化高粱泡叶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6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优化纯化工艺条件。结果 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3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80 min;高粱泡叶多酚提取含量为65.25 mg/g,浸膏得率为19.36%,综合评分为97.15,与理论值接近。NKA-Ⅱ型大孔树脂为纯化工艺的最佳树脂,其最佳纯化工艺:上样量50 mL(pH 3.0)、上样液质量浓度2.0 mg/mL、上样体积流量2.0 mL/min、洗脱乙醇体积分数40%、洗脱量90 mL、洗脱体积流量2.0 mL/min;采用该纯化工艺多酚纯度可提高1.42倍。结论 优化所得的高粱泡叶多酚类成分醇提物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合理、可靠,可为高粱泡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2025年05期 v.47;No.227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统计分析

  •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杨桂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

    鲁雅娟;陈思;张蕾;钟伟萍;徐文娟;王静;卢燕;陈玥;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5)分析杨桂云治疗名中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用药规律,总结其治疗思路。方法 整理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杨桂云名中医门诊就诊的PCOS医案612份,将处方药物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5)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聚类、药物关联等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杨桂云名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最终共纳入有效处方355首,涉及中药125味;高频中药包括黄芪、甘草、当归、丹参、川芎等,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以及平性药,药味多甘、辛、苦,归经多入肝、肾、心经,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芪-当归、当归-甘草、黄芪-丹参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5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黄芪、当归、丹参、甘草、川芎等12种核心药物成分。结论 杨桂云名中医治疗PCOS以补肾活血为大法,兼顾先后二天,注重标本同治,善用疏肝清热、行气利水、交通心肾等中药。

    2025年05期 v.47;No.227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基于GC-MS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毛大丁草挥发油成分和抗氧化活性

    陈青红;舒永佳;徐艳琴;杨菁;刘龙江;薛娟;

    目的 研究毛大丁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并探究其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不同产地毛大丁草挥发油成分,以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清除能力来评价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抗氧化相关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不同产地毛大丁草中共鉴定出72个化合物,以烯烃类化合物为主;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毛大丁草挥发油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贵州产地为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β-石竹烯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关键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毛大丁草挥发油可能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G)、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MOX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等核心靶点及糖尿病心肌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结论 毛大丁草挥发油因产地不同而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有所差异,其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毛大丁草的潜在用途和价值提供数据参考。

    2025年05期 v.47;No.227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2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文献综述

  •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杨红;潘艳伶;陈洪民;伏红颖;唐露;凌湘力;李光宇;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足细胞损伤被认为是推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和凋亡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复方和多种中药及其提取物能明显减轻足细胞损伤。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深入研究及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7;No.227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刘树钰;罗窅;

    原发性痛经是困扰众多女性的妇科常见疾病,疼痛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症状,显著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针灸疗法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手段,在减轻女性痛经症状方面展现出其特有的疗效。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系统介绍了针灸治疗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及具体疗法,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循证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2025年05期 v.47;No.227 86-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肛周湿疹的中医研究进展

    兰双艺;蒙琴;刘秋江;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病,常作为各种直肠疾病、肛周过敏或病原体诱导的疾病的首发或继发症状,各年龄层均可发病,临床以剧烈瘙痒、分泌物渗出、多形性皮疹、易复发为主要特点。西医治疗主要依赖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但易复发且不良反应明显。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梳理了中医治疗肛周湿疹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期帮助患者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2025年05期 v.47;No.227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中医药产业发展

  • 新质生产力赋能贵州苗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邓迪;饶浠锐;苗菁;梁语嫣;李玮;沈祥春;刘绍欢;

    目的 探讨新质生产力对贵州苗医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其内在联系及政策支持,为苗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和案例梳理,系统研究新质生产力与苗医药产业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贵州省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知识在产业升级中的应用。结果 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可显著提升苗医药的研发效率、市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支持进一步加速了苗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结论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苗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促进苗医药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2025年05期 v.47;No.227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